YL#04 国家集采中的各方博弈策略浅析
这是达叔经济学的第98篇原创
达叔昨天写的文章,通过3种方式发了3次,被删了3次,彻底服气。
没看到,又想看的小伙伴,可以加文末达叔个人微信,要底稿。
有很多关心达叔的小伙伴,问你写的内容干货太多、太深,粉丝量和阅读量太少,不利于传播。
非常热心的劝达叔多跟一些热点,多写一些八卦,大家都爱看。
非常感谢各位的关心。
每个人,都要遵从自己的内心,找到属于自己的风格,最舒服的状态。达叔早已摆脱了温饱,写文章是达叔的爱好,不是为了别人而写,是写给自己的。顺便能够链接到一些有意思的人,达叔就赚了。
达叔的策略:影响有影响力的人。
这个口号,是凤凰卫视的,达叔小时候第一听,就记住了。
凤凰卫视和湖南卫视比,谁的收视率高?芒果台完胜。
凤凰卫视和湖南卫视比,谁的影响力大?凤凰台完胜。
达叔经常问自己,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,你想和谁一起同行?八卦账号的读者是求爽的医药代表,达叔的读者很多都是基金经理、销售总监、联合创始人等高管。
王阳明说,心即是世界。
达叔内心的世界里,人热爱阅读,热爱思考,追求幸福的美好生活,看到的这个世界也必然是这样的,达叔肯定不是一个人在战斗。
所有人都是一个品牌,都有品牌联想力。有的人,你听到他的名字,想到爱喝酒,爱吹牛。有的人,你想起他的名字,会心生敬意,甚至有的时候你不喜欢他,但仍然有敬意。
达叔在医疗行业,做一个小小的账号,树立一面小小的旗帜,提供的不是资讯、不是八卦,而是思考和观点,必然会有热爱思考的小伙伴在这里聚集。
很多年轻人问达叔,要不要做医疗,达叔都建议Ta来做。因为这个行业不仅朝阳,客户和同行者,都是文化人,体面人。服务文化人和体面人,只玩钱是不够的,更要提供思考力。
发了点感慨,写在前面。
1
通过上一篇文章YL#03,达叔梳理了国家集采的意图,不是针对外企,而是为了提高中国制药行业的集中度。
达叔说这是一套组合拳:
第一招,一致性评价;第二招,分批、带量采购;
第三招,才是对付外资企业。但必然是用市场的手段,合理、合法、合规的打败对手,甚至会追到对方的老巢去吊打之。
彩电、冰箱、手机等领域,都是这么玩的。中国是发达国家产业绞肉机。但凡有一点高利润的行业,被中国企业玩透了,都能杀到白菜价,造福全人类。
在这之前,必须解决一盘散沙的状态,养出巨头,形成合力,攘外必先安内。
为什么是4+7 ?为什么是分批带量采购?一步到位,不好么?
中国以前吃过大跃进的亏,在经济学里,有无数个善意种不出善果的例子。
所有通向地狱的道路,都是用善意铺成的。
中国后来学乖了,任何领域改革的一贯套路,中央定调,地方试点,不断试错,摸索模式,成熟之后,再全国推广。
即使是一刀切的计划生育政策,都留了一个口子,山西翼城,作为对比。
中国政府,是世界上最大的双盲对照试验玩家,利用广阔的战略纵深,这一套玩法应用在各个领域。
吃过意识形态的亏,所有改革方向,都拿数字和结果说话,别和我玩虚的。
4+7,北京、天津、上海、重庆和沈阳、大连、厦门、广州、深圳、成都、西安11个城市(即4+7个城市)
市场规模大么?与全国相比,不大。
但北上广深四个一线城市,商战有云,得京沪者半天下。成渝是西南重镇,沈阳、大连是东北重镇,厦门福建三明的大哥,西安是中部国家级城市。
作为企业敢丢么?不敢。
中国以前的改革,都是画个县,弄个贫穷的地方试点,这次为什么上来就是王炸级别的城市?
从迫切性角度分析:头部城市,医保最缺钱。
从操作性角度分析:所有玩家都住在这里,数据化最全,监督效率最高,消极抵抗耍花样,以及遇到的困难,最容易暴露。
任何一个改革,都要遇到问题,所以带量采购要分批,操盘手要逐步积累经验,各方参与者也要逐步积累经验,不要心存侥幸。
如果在这11个城市都搞不定,也就没必要往下搞了,此路不通,再想别的招,或铩羽而归、就此作罢。
2
变革中的外企 & 外企的态度。
我不杀伯仁,伯仁却因我而死。
达叔在外企,有一次在路上和总监聊天,总监是学药的,达叔是学财经的,对话就很有意思。
总监一脸严肃的说,我们和国产竞争,把国产打趴下了,我们是不是当代的买办?是民族的罪人?
达叔当场就把他摁在路边的咖啡厅,花了一个小时,给他讲背后的经济学原理,给他做心理建设,单纯学医、学药的,心理负担太大了。(医疗行业没学过经济学的,要多看看达叔这个账号)
1、竞争才有利于国产品牌的成长。
没有外资的竞争,所有国产都会堕落,在产品质量上不思进取,在销售模式上就没有创新,安稳就能赚到钱,谁愿意努力呢?
谷歌退出中国后,百度堕落成什么鬼样子,大家都看到了,非百姓之福。
2、技术和人才外溢。
外企上百年的技术积累和管理经验,在竞争的同时,必然会发生技术外溢和人才外溢。目前绝大部分内资企业的管理层,都有外企背景,这就是外企的贡献。
为国产提供人才储备,这是外资公司的宿命,也是资本家剥削年轻人的反噬,年轻人用在外企学会的那一套,去打外企,以彼之道、还施彼身。
3、市场不同。
达叔在之前的文章JJ#24 低人权优势,助力中国崛起和财富积累分享过,外企产品从上往下打,很多外企搞渠道下沉,都失败了。
强弩之末,不能入鲁缟;冲风之衰,不能起毛羽。
外企下沉,是有边界的。越过边界,边际成本就会大于边际收益,资本家不会干的。
外企从上往下打,国产从下往上打,本来的基本盘就不相同。但你从长远来看,外企下不去是成本和人力的原因,价格只会越来越低,成本只会越来越高,如果趋势不变,从战略上看,对外企就是不利的。
而国产攻不上去的很大原因是质量问题,质量是可以迭代和进步的,一旦提升成功,那就是把对手吊起来打,这在很多领域都应验过。
日本侵华,大大小小的战役,从战术上几乎都是胜的,但从战略上来看,除了败,没有别的选择。
一边不停庆祝大大小小的胜利,一边注定走向失败,这是命运的嘲弄。
所以达叔开这个号,也是写给外企的人员看,让各位尽快利用职务性收入较高时的便利,购买资产,增长财产性收入。
否则,等待你的将是命运的嘲弄。(这一段,有点跑题了,没忍住。)
国家集采中,外企的态度,有两派。
一派是,上一次拜耳用冲出全球最低价,引起一片哀嚎。
当时,达叔就分析过,中国市场只是外企全球市场的一部分,如果要严肃认真玩低价,外企用全球利润吊打国产品牌,还有你的活路么?
丢了中国市场,外企还是世界制药巨头。
丢了中国市场,国产品牌除了死,还有别的选项么?
所以,外企要是真的严肃认真投低价,政府肯定是不同意的,你们瞎搞什么?!我们在搞行业集中度,不是让他们都死,你瞎掺和什么?
那你怎么让这帮外企,别硬掺和呢?留出一定的市场空间。
中了4+7目录,也只是拿到这11个城市的60-70%市场份额,价格暴跌,销量即使上涨,利润也没几个,不亏就不错了。
第二派,是不掺和。
外企乖乖去玩那剩下的30-40%市场,个别外企财报显示,集采之后,中国区部分产品销量和利润还上涨了,尤其主流是走药店渠道的,但你在新闻里看不到。
外企在解散普药团队,优化成本,引进更多全球性创新药、肿瘤药,为国内市场服务。
但在很多自媒体眼里,这事味道就不一样了。
这是配合改革,不是调戏,如果这波外企,全部以全球最低价倾销,下场玩真的,这场改革的真正目的,就要失败了。
默契,懂么?
在中国,如果真有事想让你们外企配合,谁有胆子不配合?
幼稚。
在上海举办了两届的那个进博会,会算账都知道亏本,但是老大让办的,不都乖乖掏钱去办展台了?
在中国做大生意,不能只算经济账,更要算政治账,后面这本账算错了,桌子都要被掀了。
本轮,除了日本卫材稍微严肃参与了下,其他外企都是来跑龙套的。
3
国产品牌的应对策略。
都不想死,但能活下来要凭本事。
看集采结果,有三个维度。
1、看药企的区域和作风。
齐鲁出征,寸草不生。
达叔在YL#03被删的这个文章里说过,医疗行业是区域性比较明显的行业,大家都有自己的大本营。
齐鲁的大本营就在华东,很早年前,达叔碰到过一些连云港和山东的药企,尤其是齐鲁制药,作风硬朗。
齐鲁本轮入选8个产品全部中标,拿下7个顺位第一,1个顺位第二,就问你服不服?
2、看产品在公司里的地位。
比如上一次拜耳报出地板价0.18元/片,直接把华东医药股票砸盘跌停。
为什么?华东医药核心产品也是阿卡波糖,报价0.46元/片,仿制药比原研药价格报贵2.5倍。
拜耳为什么玩的这么狠?因为拜耳拜糖平市场占有率67%,对其很重要。而且在所有外企里,拜耳是本土化做的最好,中国市场是全球市场份额最大的外企。
这么严肃的大事,华东医药招标经理都不找拜耳的招标经理吃个饭,聊聊么?
死的太难看。刚玩,都不熟练。
如果国产公司产品单一,手里没几款产品,主要营收就靠那几个,甚至主营产品只有一个,一丢就直接死,只能奋力一搏。
3、看品种大小。
二甲双胍是本轮集采的重头戏,最大看点。为什么?因为量太大了,所有人都垂涎。
其他产品带量采购,带量规模是多少?几百万、几千万片。
二甲双胍体量是多少?
63亿片,亿片,片。其中缓释片16亿片,速释片47亿片。
最后价格,果然全都杀红了眼。
缓释片中标最低6.8分/片,最高12分/片;
速释片中标最低1.5分/片,最高6.5分/片。
什么叫以价换量? 这就是以价换量。
以后4+7要是真搞成了,全国这么玩,这个世界就魔幻了。你准备好了么?
4、看原料。
中标企业现在的报价,是基于现在的原料价格来计算的,也许还不亏。
但是,原料每年可是要涨价的,今年报出去的价格,一年后原料涨价,供应商涨价,还赚钱么?3年后呢?
物流成本、人工成本,原材料成本,甚至是水电成本,这些所有成本可都是变动的,上下游价格一波动,薄如刀片的利润必然坚持不住。
那时候,报出去的价格,还算数么?要断供么?
这时候,手里有原料药的企业,可能还可以坚持的久一些,上下游一个都控制不了的企业,大概率要废了。
从生产的角度来看,集采给生产带去了很大的稳定性,每年生产多少是固定的,不再受前线销售市场波动影响,这是厂长做梦都能笑醒的事,有利于做生产计划,降低成本。
销售和厂长的境遇,显示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。
但见沙场死,谁怜塞上孤。
各位感兴趣的话,帮忙个“在看”,或分享一下,达叔找机会写一下个人对行业的选择。
毕竟,个人左右不了大势,选择大于努力。
有什么有意思的项目或故事,可以加达叔个人微信号,期待有机会合作,也为了防失联。
一起慢慢变富。